您的位置  首页 >> 消费教育 >> >> 正文
谨防“假”退费,防住“暑期档”诈骗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23年8月10日 | 浏览146 次]

 

《退费公告》
亲爱的学员

因我司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经营…

现致函正式宣布清退所有学费

办理日期为XX年XX月XX日

请及时按函内指引办理

过时将视为自动放弃!

……


 

收到这样的《退费公告》

您是否心动?

NO NO NO~

您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新型诈骗大揭秘

    时值盛夏,暑假是“补习班优惠、课程退费”类诈骗高发期,不法分子试图扰乱校外培训的正常秩序,对广大群众的‘钱袋子’造成危害。前不久,就有一位收到机构退费实体信件的客户来到建行东莞某支行……

 

 


案例介绍


当“幸福”来敲门

“咱家的账户可以办理北京的汇款认证吗?需要手续费吗?”

 

    陈阿姨神色凝重,面对大堂人员的问候,支支吾吾提出疑问,却不愿详细回答,工作人员赶紧将陈阿姨迎至“劳动者港湾”休憩片刻,并进一步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

    原来,陈阿姨前几天在家里收到一份信件,信中写到女儿参加的培训机构需要关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员获得办理退费的资格。于是,陈阿姨急冲冲地跑到银行办理这笔业务。

 

揭开层层面纱

    关停,退费,银行账户……一系列敏感词引起了大堂人员的警惕,但陈阿姨依旧对机构退费活动深信不疑。为了稳住客户的情绪,大堂人员一步步耐心引导,陈阿姨才拿出了口中所说的“退费文件”。

 


    工作人员仔细一看,文件的标题虽为教育部标志,但与教育部正式名称不一致,公告正文的打印字体不统一,落款印章还是合同专用章,没有打印完整。

    陈阿姨表示,自己已经在他行办理了一笔1000元的汇款,但客服表示没有收到款项,指引陈阿姨再到建行办理“资格认证”。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张伪造的退费公告。

 

假退费,真诈骗

    “陈阿姨,为了保障您资金的安全,建议您与相关的机构部门进行核实,办理退费不需要转账确认资格。”支行的主管详细向客户陈阿姨讲解教育部的整改公告、“退费”与“资格认证”的矛盾点、公安局的防诈提示及典型案例等,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整个退费过程的‘陷阱’。此时,客户陈阿姨才恍然大悟自己遭遇了诈骗,庆幸的是,万元汇款被及时拦截。

    “非常感谢你们的极力劝阻,我这账户里的一万多块差点就打水漂了,是我太着急了,本想着这是一笔‘及时雨’资金,却差点让我陷入了一个诈骗‘旋涡’里。” 陈阿姨对我行高度的警惕性和防诈手段表示认可,连番致谢。

 

 

 


诈骗特点分析


制造假象

    不法分子通过发布培训机构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公告函、短信,告知限时、限名额、资格认证办理“退费”事项,给消费者营造“资格认证不通过不能退费”的焦虑心理。

 

获取信任

    不法分子冒充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第三方合作机构等,伪造政府、教育部门的红头文件、标志、戳章等,通过信件、短信、电话说出受害人的详细资料,获得初步信任,诱导消费者为避免损失尽快办理退费。

 

诱导转账

    不法分子通过引导客户添加“客服专员”的QQ,或将消费者拉入“清退群” “退费群”,提出先通过小额转账获取“资格认证”后再退费的要求。期间“客服专员”会以收不到款项,或不断有诈骗同伙在群里展示“汇款认证”成功的截图,引诱消费者不知不觉落入诈骗陷阱。

 

 

保持冷静,提高警惕

理智应对,查证核实

切勿因急于挽回损失

掉入虚假退费陷阱

 

 


风险提示


沉着应对,再三核实

    当收到自称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相关单位部门办理退费的信件、短信、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非法途径获取个人信息,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或使消费者陷入焦虑、慌张等情绪中。所以消费者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一切信息应先从企业、政府的官方网站和电话中核对,以权威渠道为准,不轻信对方。遇到不明事项,可以直接到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地咨询

 

引导转账,立即停止

    凡是退款时要求先额外支付费用做“资格认证”的,都是诈骗!正规退费流程一般都会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给本人缴费账号,因此,不管诈骗分子编造何种理由,设置何种陷阱,如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应马上警惕,立即停止。

 

互帮互助,共筑“反诈墙”

    收到“退费”公告函时,应与身边的亲戚朋友取得联系,如有共同报名培训机构的,可互相提示,共同防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如收到不明信件、下载注册APP、点击链接、提供手机验证码的要求,一律不要轻信。

 

 

来源: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公众号、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责任编辑:阳江金融消协